制造商普遍缺少订单,很多厂子只有往年的20%,最糟糕的厂子只有询价,没有单子,猫哥认识的老板过完年毅然决定关了自己搞了十几年的工厂,要回老家竞选村支书。
货运卡车也接不到活,在浙江专门跑港口的集卡司机感受最深,2021年每月能跑20多单,去年每月17、18单,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迅速变差,春节后,很多人每月三四单。
船运公司也很难受,无货可运,以前货抢船,现在船抢货,而且运价下降迅速,像美西航线%。
视觉冲击力最强的,是聚集于港口的、高高垒起的集装箱,上海洋山港的控制箱一度运到了太仓,以往集卡停车的停车场都用来堆货柜,但还是放不下。
有说产业转移的、有说彻底脱钩的,其实这样的结果是太多因素的合力,情况不乐观,但也没有像很多人那么悲观。
先说说船公司和集装箱的问题吧,除了订单真不给力,这里面的供需显然失衡了。
老外都说中国是基建狂魔,这其中有一种基建就叫造船,过去这三年,中国造船厂的订单拿到手软,现在全世界30个造船厂握有订单,其中中国有18家,而且那个订单量两三年根本干不完。
有订单那就玩命干,中国每年的新造船总吨位都在3800多万吨,韩国在后面也使劲追,这么一来,三年时间,全球商船的总吨位增加了12%。
2020年,中国产集装箱9867万立方米,发文之后增加到23058万立方米,增长2.3倍,去年产量下来点,也达到14758万立方米。
中国在这个领域基本是垄断的,占世界总产量的96%,这三年总共造了47683万立方米,折算成标准集装箱大概是1900万个,比疫情前的全球总量增加了50%。
这个增量是很恐怖的,其实2022年中全球就有600万闲置箱,如果集装箱的增速小一点,现在的观感也不会那么刺激。
比如大国博弈,美国执意要制造业回流,迁出的厂子确实也有,日资走了不少,韩国也是,三星手机出货量全球第一,但基本都不是中国造的,厂子走了,很多供应链也被要求转移,很多美国企业的国内供应商都面临这样的问题,要么海外建厂,不然就没有订单。
再比如疫情期间有些地方封控,这种特殊情况企业肯定得支持,供应链受影响、工人居家,于是很多订单就没法做了,但海外客户还要做生意,于是找越南的工厂、找东南亚的工厂,出现了供应链的转移。
说起来越南也是80年代开始搞改革的,政经改革都很猛,但二十多年下来只能算一般般,越南的大爆发是啥时候开始的?
2018年之后抬头,2020年之后大发展,也就是说是趁着美国对中国搞制裁,趁着疫情起飞的。
再后来海运价格大涨,欧洲客户发现,在欧洲找个洼地搞生产,算上物流之类的总成本也还能接受,那就直接找欧洲厂子了,比如波兰就是这一波的受益者。
有个厂从美国拿了个订单,有一部分东西他也得找供应商生产,于是跟供应商谈好货物要求、价格、时间等等,就等着拿货了。
眼瞅着交货时间临近,他得催进度啊,但人家乙方也不安排生产,催急了,乙方开始大骂甲方:“汉奸!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拿美国的订单?为什么给美国人做东西?”
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
只能说这乙方格局太小,去年中美啥情况大家都看到了,但贸易额创了新高,生意就是生意。
但以上这些都还不是主因,即便它们起作用也会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像现在这样断崖式的改变。
这些国家的GDP总量超过全球总量的67%,除了中国、印度基本都是欧洲国家,这些国家的GDP大部分还是靠消费拉动的,基本都在65%以上,高的像美国超过了80%。
也就是说,这些国家能挣钱也能花钱,大多数人不仅月光而且寅吃卯粮,消费额占据了全世界50%以上。
其实可以大方的承认,中国制造以前能挣钱,就是加入了全球供应链,低成本制造然后卖给这些欧美人。
电费是最直接的,像北京电价5毛左右,一般家庭一个月一两百,基本可以忽略的一笔开支,在欧洲,以前一度电0.2欧,现在0.5欧,想象下,如果住在北京一个月电费1500块,那很多人真用不起。
欧洲人也不是个个都是大富翁,于是老百姓都在方设法节省用电,随手关灯自不用提,连波峰波谷电价的那点差别都要仔细计算,有的人在凌晨四点使用烤箱和洗衣机,因为这些家电功率大,这时的电价最便宜。
再比如买个电动车,虽然有里程焦虑但是充电不贵啊,在欧洲可不是这样,德国特斯拉去年调价后,车主一算,百公司的能源成本和日本的汽油车差不多了。
能源涨价,粮食涨价,欧洲的CPI居高不下,6%就算不错了,8%是均值,个别国家10%,通常来说,3%以下是比较健康的,所以欧洲人现在也在对高物价愁。
人性告诉我们,答案都是类似的:保住必须消费品,比如基本的吃喝住行,大力缩减可选消费品,可买可不买的,绝对不买。
欧洲通胀的原因大家都知道,主要就是俄乌战争,再加上北溪管道被炸,价格蹭蹭就上去了。
美国进入加息通道有些日子了,现在存款利率5.5%,但通胀还是控制不住,加息还没结束,利率破6也正常。
所以现在美国普通老百姓也在抗通胀,每天算账,美联储一调查,发现35%的人为财务状况焦虑。
美国一加息,很多国家本币贬值太快,只好跟着加息,更加恶化了一部分人的财务,比如房奴。
猫哥亲人在欧洲贷款买房,当时的贷款利率1.65%,一个月还1500欧觉得轻轻松松,但一看周围很多国家都推出零利率了,就想多薅点羊毛于是选择了浮动利率,结果呢,现在利率4%,每月还贷额从1500欧变成了3600欧,一个月凭空多了15000块人民币的支出,对哪国的老百姓都不轻松。
全球同此凉热。大家都在为基本生活支出更多,而收入端没有好转,需求不旺,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自然也难点。
今年这种情况一定会越来越多,很多老板都会为此烦恼,因为美国的加息周期还没结束。
指望短期内贸易状况恢复原状有点难,因为在这个交易里我们不是有决策权的一方,只能等待美国加息结束,等待他们抗通胀结束,恢复消费的热情和能力,这就是现实。
产业链的迁移是个问题,低端不可避免,因为我们也不需要,但要说大规模的产业链迁移也有点悲观,毕竟中国全产业链是经历过测试的,越南缺少我们的规模,欧洲缺少我们的效率,最关键的是因为人不一样。
中国老百姓跟中国卖的最好的车——五菱神车有点类似,能拉客能载货,能上山能下河、能下乡能进城,能跑高速,也敢越野,总之就是“耐操性”极强,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不怕卷、接受卷、主动卷,你得相信,即便现在竞争力下降了,过不了多久,这帮人还能折腾出新东西来。
饿了么再起诉美团不正当竞争,两家作为最大外卖平台近年来一直在相互撕
霍建华林心如被曝已办完离婚手续,还有媒体表示“失业”3年的霍建华精神状态异常
加纳总统:美国像对中非关系有执念 虽然美国嘴上不提竞争但行为上却直指中俄
饿了么再起诉美团不正当竞争,两家作为最大外卖平台近年来一直在相互撕
难得一见!就在30日和31日傍晚 金星与天王星将“结伴游”感兴趣的公众抓紧准备拍摄
最高罚款8000多元人民币!英国政府重拳打击反社会行为,将对不法分子从严从重处置
新春伊始,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矿选设备企业加紧赶制外贸订单,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力争实现“开门红”。图为2月13日,在章贡区一家矿选设备企业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赶制外贸订单产品
9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支持外贸稳定发展有关情况。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表示,企业拿到订单以后,要确保订单能够生产、能够交付,生产的产品能够运输出去,这非常重要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江苏外贸进出口总值5.45万亿元,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本月中旬,江苏印发了《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新闻分析:进出口稳定增长传递出“稳外贸”落地显效新华社记者邹多为日前,我国前三季度外贸“成绩单”出炉——进出口总值31.11万亿元,同比增长9.9%。
据尼泊尔雪人航空公司当地时间1月15日19时左右发布的公报,尼泊尔博克拉坠机事故遇难者人数已上升至69人,目前救援工作仍在进行。
一位男性消费者在三年内购买了一台小米98英寸电视,但在此期间这台电视却五次出现故障,给他对这个品牌的质量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和不满。开云 开云体育开云 开云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