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体育-让运动随心所欲
 ※ 返回首页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开云体育一站式制造供应商
开云体育专业:密封保温、整机装配
客户咨询服务热线:
15052337892
钣金Kaiyun 开云折弯加工基本工艺doc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钣金Kaiyun 开云折弯加工基本工艺doc

钣金Kaiyun 开云折弯加工基本工艺doc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7-30 07:58:37     浏览次数 :


  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编著 编著:代利军 绪言 在金属材料中,原子之间作用着相当大力,足以抵御重力作用,所以在没有其它外力作用条件下,金属物体将保持自有形状和尺寸。 ?? 弹性变形-----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以后,它形状和尺寸将发生改变即变形,变形实质就是原子间距离产生改变。假如作用于物体外力去除后,由外力引发变形随之消失,物体能完全恢复自己原始形状和尺寸,这么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 塑性变形-----假如作用于物体外力去除后,物体并不能完全恢复自己原始形状和尺寸,这么变形称为塑性变形。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全部是在变形体不破坏条件下进行(即连续性不破坏) ?? 通常见塑性表示材料塑性变形能力。 ?? 塑性-----指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能力。金属塑性不是固定不变,影响它原因很多,除了金属本身晶格类型、化学成份和金相组织等内在原因之外,其外部原因——变形方法(机械原因即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变形条件(物理原因即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影响也很大。 折弯—金属板料在折弯机上模或下模压力下,首先经过弹性变形,然后进入塑性变形,在塑性弯曲开始阶段,板料是自由弯曲.伴随上模或下模对板料施压,板料和下模V型槽内表面逐步靠紧,同时曲率半径和弯曲力臂也逐步变小,继续加压直到行程终止,使上下模和板材三点靠紧全接触,此时完成一个V型弯曲,也就是我们俗称折弯.下图是90°V型折弯: 学折床,勤动脑, 先把图纸学看好. 看图纸,挑模具, 模具形状要切记. 看折形,选机床, 装模具,不要忙, 锁紧对在中心上. 看蓝图,排刀序, 刀序好,效率高, 工作错误才会少. 排刀序sop是依据, 刀序标准很好记, 前折后折不冲突, 折里到外才舒适. 折床加工材料范围: 用于铁、不锈钢、铜、铝等各类金属钣材和非金属板材(压克力板)折弯成形, 还可用以作为压力机来完成易模成形及压铆、校平、断差成形等. 工件在LASER、NC冲床下料, 并在钳加工制作出其它非折弯成形工序, 然后在折床上利用折床刀模或折床易模来折弯成形, 除此之外, 抽凸包﹑压垫角及压线等工序加工也可在折床上进行. 利用折床刀模和折床易模, 可完成多类产品折弯, 但其加工速度比冲床慢, 适适用于样品制作时折弯成形及部分非折弯成形和量产制作时必需折弯成形. 1折床工作原理 将上,下模分别固定于折床刀夹和工作台,利用液压传输驱动工作台相对运动,结合上、下模形状,从而实现对板材弯曲成形. 2.折床结构 折床由四大部分组成:1.机械部分4.NC电气控制部分2.电气部分,3.液压部分 3.折床加压方法有两种: (1)上动式:下工作台不动,由上面滑块下降实现施压; (2)下动式:上部机台固定不动,由下工作台上升实现施压. 4.折弯加工次序基础标准: * 先折弯刀序对后折弯刀序时不能产生干涉,前道折弯要考虑后道折弯靠位点. * 折多刀折弯工件应由内到外,由小到大标准进行折弯. * 对特殊形状先折弯特殊形状,再折弯通常形状. * 工序安排要考虑折弯操作方便性和安全性,务必降低翻动工作量,只有好工序才能提升效率且轻松. 5.折床用途: 折弯,冲凸包,压垫脚,压线,印字,铆钉,压接地符,抽孔,铆合,压平,三角补强等. 6.折床上下模基础知识﹕ ※※折弯模--使材料沿着直线(折弯线)产生弯曲变形,从而取得一定角度和形状工件模具. ※※和全部塑性变形一样,塑性弯曲时伴随有弹性变形,当外载荷去除后,塑性变形保留下来,而弹性变形会完全消失,使弯曲件形状和尺寸发生改变而和模具尺寸不一致,这种现象叫回弹。因为弯曲时内、外区切向应力方向不一致,所以弹性回复方向也相反,即外开云 开云体育区弹性缩短而内区弹性伸长,这种反向弹性回复加开云 开云体育剧了工件形状和尺寸改变。所以和其它变形工序相比,弯曲过程回弹现象是一个影响弯曲件精度关键问题,所以设计折弯模时90°全部是88° ※※折弯模材料要求含有高耐磨性和断裂抗力,通常常见Cr12(对应日本SKD1,美国D3)硬度HRC47±2 6.1上模﹕又称为折刀,折床上模分类: 6.1.1 刀口成型角度分类:88°;30°;43°(43°属于一个特殊刀) 6.1.2 形状分类:a.尖刀 b.直刀 c.弯刀(高,中,矮,薄) d.万用刀 e.非标万用刀f.段差模(平面段差模,V型段差模) g.压死边模(平面模,插深带压死模) 6.1.3 刀尖R角分类: R0.3,R0.5,R0.8,R1.0,R1.5,R2.0,R3.0,R4.0,R5.0,R10,R15,R50,...... 6.1.4 折床上模按长度分为整体式和分割式两种; 整体式上模长度:835mm 分割式上模长度:10,15,20,40,50,100(右耳),100(左耳),200,300; 下图为88°直刀分割 下模,又称为V槽 下模 ﹕折床下模包含V槽模和模座 6.2.1 折床下模按长度分为整体式和分割式两种 整体式下模长:835mm 分割式下模长度:10,15,20,40,50,100,200,400 6.2.2 下模按V槽量分类分单V和双V 6.2.3 下模按V槽角度分为:30°,88° 6.2.4 下模按V槽开口宽度分: 4V;6V;8V;10V;12V;14V;16V;18V;19V;20V;22V;24V;26V;36V;42V;56V 6.3 模座:(固定下模底座,是促成折弯成型一个关键部分,和上下模搭配使用时受机床行程限制) 6.3.1 固定式:AMADA机床标准底座高A为75mm和55mm,本企业自制高度A有:134mm,114mm. 6.3.2 活动分段式底座 6.3.3 单槽底座; ★★V槽称呼通常以 “槽宽数值+V” 形式表示。比如当V槽宽度为6mm,则此V槽称为 “6V”,也就是我们俗称板厚为1.0槽。 ★★折床使用下模V槽宽度通常为6倍料厚(6T),尤其注意是本企业所用折弯系数全部是在固定槽宽下得来,不一样板厚全部有对应槽宽,假如折弯时使用槽宽大于要求,则所折料件尺寸整体偏大; 假如折弯时使用槽宽小于要求,则所折料件尺寸整体偏小.因为槽宽加大折弯R角会变大,所以尺寸就会伴随加大.当铝板折弯常有裂纹需加大内R角时,应考虑内R角大于1时就要合适加大折弯系数,或R角处按中性层计算展开. 7. 折床背规(即后定位) 种类:一般型,长双点,加长型,垫片型,特殊定位作用: 7.1 一般背规: 面靠位 用于工件端面靠位和工件左右侧向定位; 点靠位 用于工件两点或多点靠位,亦可用于一点靠位(必需有辅助设施,侧边加定位) 7.2 长双点背要求位: 小宽度工件靠位折弯.一般后定规即使后座靠在一起,其后定规前部之间还有120mm宽,而用自制后定规可使前部距离缩小到适用值, 避让毛刺或料件异形处来靠位 此功效同单个背规功效相近,但比单个背要求位操作方便且精度高. 加长背要求位: 利用加长特征,进行小尺寸或负尺寸间接靠位. 此加长后定规能够伸出机床得到靠位负值尺寸.可用于部分靠位难度较高小折,间接靠位折弯;左右定位工件.因为它长于一般后定规,所以工件在用一般后定规靠位时,它可用作工件左右定位. 7.4 垫片后定规 用于小尺寸折弯靠位,通常小尺寸折弯靠位需垫垫片,以免上模压坏后定规,但加垫片时垫片易跑动,影响安全操作,以后定规突出部分就起垫片作用. 7.5 特殊定位型背规 折弯时料件直接或间接定位均紧靠背规 (即平行于背规),假如工件定位面是斜面,此时应视工件大小(定位稳定性)设计定位治具,产品设计是对称型在设计后定位时也应设计成对称型,这么在折弯时一次折起便于控制产品质量. ★★★现在本企业所用折弯机:(关键是AMADA折弯机13台) 日产AMADA折弯机:100TON,35TON两种,(分自动控制深度系统和手动控制深度系统)100TON机折弯长度3100mm,定位精度±0.15mm,控制精度0.01mm;背规行程范围:0-500mm.折弯行程100mm. 意大利产嘉士宝折弯机(2台):100TON.此机床电脑控制系统较优异,可模拟自动排出折弯刀序,背规可自动上下前后移动,折弯时下工作台带角度赔偿,适合折弯较长工件.缺点油路部分生命脆弱. 另外还有怡泰200TON,60TON, 黄石,亚威,Safan,因为这几台机床很老化,现在只折部分简单工件. ※※对于一个初学折床人来说最大难点就是折弯工序安排,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因为你学折床没有从最基础地方学起,折弯离不开模具,只有熟识模具形状,了解模具特点,对模具规格熟记于胸折弯选模时才能对号入座.简单说当我们折弯一个深和宽成2:1U型时,稍微懂点就知用弯刀折弯,直刀肯定干涉.对于折弯上模不管怎样改变,刀尖中点和受力面中心点总是在一条线上,而这条线(垂线)必需是刀口角度平分线.假如平分线两边角度不一样,折弯成型时向下加压后刀模就会向前或向后拱闪,极易损坏模具和刀夹.下图为三种刀模重合: ※经过以上对折弯机工作原理,折弯刀序标准和折弯刀模了解,我们应该含有了折弯学徒工基础知识,走上操作比较轻易了.但要想成为一个折床好手,高手这是远远不够,必需经过实践,不停地累积经验总结经验才能进步.其实不管多么复杂钣金件,它全部是由部分很基础弯曲组成,分别是: L型,Z型,U型,钝角型,锐角型,死边,断差 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组成钣金基础形状折弯可加工数据,我们每人全部可成为折弯好手.在掌握基础形状可加工数据前,我们先了解钣金行业通用加工数据: 8. 理论中标准槽下折弯:(通常标准槽不能折换小一级槽折如12V可换成10V,10V可换成8V…假如换小槽折弯对应折弯系数要减小,通常公式是:标准系数-(标准槽宽度-所用小槽宽度)×10﹪ 展开系数 90?展开系数表 板厚(T) 槽宽V 材质 值 板厚(T) 槽宽V 材质 值 0.8 6 钢板 1.6 2.5 16 钢板 4.4 铝板 1.4 铝板 4.2 1.0 6 钢板 1.8 3.0 18 钢板 5.2 铝板 1.6 铝板 5.0 1.2 8 钢板 2.2 3.2 20 钢板 5.4 铝板 2.0 铝板 5.2 1.5 1.6 10 钢板 2.7 3.5 26 钢板 6.2 铝板 2.6 铝板 6.0 2.0 12 钢板 3.5 4.0 钢板 7.2 铝板 3.3 铝板 6.8 2.3 14 钢板 4.0 5.0 钢板 9.0 铝板 3.8 铝板 8.8 ※※大圆弧和铰链类按中性层长度计算 8.1 L型折弯最小折边: B B B≥T+V/2+0.5 (T=板厚,V=板厚对应槽宽) 8.2 Z型折弯最小高度 H≥2T+V/2+1.5 (T=板厚,V=板厚对应槽宽) 8.3 U型折弯 ①A值参考L型折弯 ②B值依据上模同时考虑A值 8.4 角度大于90°小于180°钝角折弯 两折间料内尺寸斜长A≥V/2+1.5 (T=板厚,V=板厚对应槽宽) 8.5锐角折弯(小于90°通常大于30°) A值参考L型折弯,(死边折弯通常换小槽极易压爆模具, 技巧是先用88°小槽折成90°再插深即可) 8.6 压死边:(其实压死边看起来简单,那只是设计常规.还有中间留缝,需垫板压;尺寸超大压后有缝需先轻折一刀再插深压死;尺寸超小需压线再插深或压死时在侧边垫板;另外还有90°折弯连死边,S型死边全部需辅助治具),下图为死边尺寸较大例子: 8.7 折圆弧:有圆弧刀可直接折起,没有圆弧刀可一刀一刀递减折圆弧,递减折圆弧起刀和收尾刀须调浅以使圆弧和平面过渡在切点上,此方法折弯需镭射割圆弧检具调模要一点一点测试,很费时间,但可缩短开模时间. 8.8 段差:(利用特殊加工模具---段差模,经过调整面取大小和垫片厚度来达成所 需上下模V槽宽度,要加压情况下,一次性形成N折加工,称为段差加工 段差在钣金设计中随地可见,用处比较广泛.(图一所表示) 8.7.1段差模具结构: 段差模由上模,下模,垫片和面取组成 上模:.(以下图所表示三种上模 下模:(以下图所表示三种下模) 垫片: 现在本企业常见垫片有以下规格: 0.5, 0.8,1.0, 1.2, 1.5, 2.0, 3.0,长度为835mm. 面取: 面取是段差模具中一条长方形钢材,其四个棱角分别倒成0.5mm,1.0mm, 2.0mm,4.0mm四个面,这个斜面称为面取.(以下图所表示) 8.7.2.段差种类及加工方法:段差通常分为直边段差和斜边段差两种. 直边段差----两折均为90度段差. 加工方法: 当段差高度尺寸H-2T小于V/2+1.5(V为板厚对应槽小一级)时采取段差模具成形.,若高度H-2T大于或等于V/2+1.5(V为板厚对应槽小一级)时则采取一正一反两折完成. 斜边段差---两折间角度A依据图面要求而定, 斜边长度L为两折间料内尺寸 加工方法: 当斜边长度L小于V/2+1.5(V为板厚对应槽小一级)时采取段差模具成形,当L大V/2+1.5时采取正常一正一反两折完成. 8.7.3面取选择: 因为面取含有增大V槽和减小折痕功效,故不一样板厚要选择不一样面取 板厚 T≦0.8 0.8≦T≦1.0 1.0≦T≦1.2 1.2≦T≦1.5 T≧1.5 面取 0.5 1.0 1.0或2.0 2.0 4.0 8.7.4 段差垫片厚度计算方法: 段差高度能否达成,取决于垫片厚度是否合适,且段差高度愈高,所要求垫片厚度愈小, 反之,段差高度愈低,要求垫片厚度愈大. H --- 面取 * 0.819 垫片厚T=11-- --------------------------- 0.574 此计算公式为经验值,仅为选择垫片厚度提供参考,具体情况依实际段差效果进行调整. 8.7.5. 段差调试方法: ★直边段差调试时, 若段差高度小于要折高度,则:减小垫片厚度,或模具许可下加深折 ★若段差高度大于要折高度,则:增大垫片厚度.或调浅机床 ★若工件折痕太深,则: 增大面取 垫铁皮 选择大R角面取. ★若高度达成,但角度大于90度时,则: 模具偏心 增大垫片厚度. 注意: 当垫片厚度增减幅度小于0.5MM时,能够不再校正模具,当增减幅度大于0.5MM时,就要求重新对模. ★若段差后两边不平行,则可经过增减垫片厚度来实现: 设定靠A折段差(以下图所表示) 当α90?时,增大上模垫片厚度. 当β90?时,增大下模垫片厚度. 段差平行度,能够经过卡尺内尺基面来测量. ★斜边段差 因为斜边段差存在折弯倾斜,故能够使用以下方法来调试: 段差模偏心加工. 增减垫片厚度. 注意: 因为斜边段差较为特殊,故能够任意选择垫片厚度,(通常要求较小),经过模具偏心来实现,其调试方法同直边段差. 8.7.6 压段差(Z弯曲)展开计算 Z弯曲之展开尺寸(=L) L = A + B + Z 板厚T T(T) 直边段差展开系数 板厚T T(T) 高度H 0.5 0.8 1.0 1.2 1.5 1.7 2.0 3.0 0.5 0.08 ~ ~ ~ ~ ~ ~ ~ 0.8 0.15 0.08 0.1 ~ ~ ~ ~ ~ 1.0 0.45 0.18 0.15 0.13 0.12 0.1 ~ ~ 1.5 0.9 0.6 0.4 0.25 0.22 0.2 0.18 0.15 2.0 1.35 1.05 0.9 0.7 0.4 0.3 0.25 0.2 2.5 1.8 1.5 1.35 1.2 0.8 0.7 0.4 0.3 3.0 2.3 2.0 1.8 1.6 1.3 1.2 0.8 0.4 3.5 ~ 2.5 2.3 2.1 1.8 1.6 1.2 0.5 4.0 ~ 3.0 2.8 2.6 2.3 2.1 1.7 0.6 4.5 ~ 3.4 3.2 3.0 2.7 2.5 2.2 1.0 5.0 ~ ~ 3.7 3.5 3.2 3.0 2.6 1.3 ※※V槽型断差模在折弯断差处一侧有孔距边距离很小时会翻起,平面式断差模是不会 9. 折弯时,因为孔边到折弯线尺寸过小会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